一、方案需求
新能源充电桩2020年被正式纳入新基建,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运营商希望实现数字化智能充电平台,以解决远程运维的需求。用户希望拥有稳定安全、以及多种充电模式的汽车充电桩,以满足其多种充电需求。
二、方案设计
● 根据以上需求,海康威视推出新能源充电方案。海康威视汽车充电桩拥有直流快速充电桩、交流壁挂式慢速充电桩和交流立柱式慢速充电桩3个版本,最大功率可达240KW。拥有扫码充电、刷卡充电、VIN码充电和即插即充4中种充电模式,并支持支付宝、微信2种支付模式。充电桩设备通过海康充电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可实现充电调度、灵活计费、定时充电、故障监控、站点地图、找桩指引等12种功能。
用户充电流程:
插枪激活:将充电枪从充电桩上取出,插入受电车辆接口处,并点击屏幕首界面上“开始充电”按钮,激活充电桩;
选择支付方式:公共类充电桩有3种充电支付方式,分别为充电卡、二维码和用户账户
选择充电方式:客户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充电方式,分别为自动充满、按电量、按金额和按时间进行充电;
开始充电:选择完支付方式和充电方式后,充电桩开始充电,充电桩屏幕进入充电监控界面;
结束充电:点击“结束充电”按钮或达到充电方式设置的预设值,充电桩屏幕进入结算界面,用户核对金额;
三、方案拓扑图
四、方案特色
● 充电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多种充电方式,满足客户需求,适用于多种场景。
● 远程关闭充电:可通过手机小程序远程控制充电,进行停止充电操作
● 设备安全:当充电枪离开受电插座时,不同于传统充电桩只切断主供电回路,而是将主回路电源和辅助电源同时切断,彻底杜绝了安全隐患。
● 主动柔性充电:基于电池机理和电池特性,由充电设备根据电池的需求和现状决定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以达到电池寿命保护和电池恢复的目的。通过主动柔性充电技术,摒弃原先单纯依靠BMS判断充电功率的做法,让充电更加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对电池数据的采集,确定主动柔性充电的数据,充电过程中实现电池恢复和寿命保护,电池寿命大幅提高。
● 主动防护:根据充电车辆BMS充电实时数据,如充电电压、电流、电池温度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充电主动防护模型自动检测当前充电健康状态,做到充电异常主动防护及自动停止。
● 双枪同充:针对公交车辆、重型运输车辆快速补电需求,海康威视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支持双枪同充功能,可2把充电枪同时为1台新能源车辆快速补电。
五、主要设备清单
六、相关案例
许昌市禹州项目
场站规模:共12台120KW双枪充电桩,覆盖24个车位,场站建设全部按照新国标进行设计。
痛点:之前用河南某厂家充电桩,出现了很多问题:安全性差,内部容易爆掉,一直换零件;运行流畅性差,高温容易跳枪,突然不充了;交互性差,没有给用户直接展示的管理界面(云平台)。
项目价值:
(1)安全性高,充电速度快,整体提升充电场站对于充电桩的智能管理水平
(2)配置直流充电桩,提⾼充电效率,满足公交车辆快速补电需求
(3)充电设备易于维护,操作方便
七、品牌与服务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
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经营理念,践行“成就客户、价值为本、诚信务实、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海康威视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链接,构筑智能世界的基础;以丰富的智能产品,洞察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让智能触手可及;以创新的智能物联应用,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来。
公司现有员工52,752人(截至2021年末),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超25352人,研发投入占全年营业收入10.13%(2021年),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建立了以杭州为中心,辐射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石家庄、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伦敦的全球研发中心体系。
公司在中国大陆设有32家省级业务中心、300多个城市分公司,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国家/地区设立了66家分支机构(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APEC会议、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条
海康互联智慧早教解决方案
下一条:医院综合解决方案 |
返回列表 |